集團全面貫徹落實22條意見精神
促工程質量 安全上新臺階
集團全面貫徹落實22條意見精神
2010年膠州路11.15特大火災事故發生后,上海市政府出臺了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的“22條”意見。這一文件的出臺,以及監管部門對建筑企業和施工現場的密集查訪和整治,是對上海建筑市場的一次重新“洗牌”,事關建筑企業生存和發展大計。站在這一高度,集團主要領導對學習貫徹“22條”,始終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配足配強人力,從強化責任、規范行為、健全機制三個方面入手,切實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的管理。
一、迅速組織學習貫徹,強化安全質量管理責任
22條意見下發后,集團緊急動員,全面部署,認真學習、積極貫徹落實“22條”意見:一是積極組織學習文件精神,組織召開24次學習貫徹和專題工作布置會議,其中高層會議4次,子分公司負責人會議10次,集團中層以上干部會議2次,檢查工作小組會議3次,集團本部員工大會3次,在建項目管理人員會議2次,3次邀請市區兩級安質監領導對項目管理人員進行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逐字逐句理解吃透《意見》精神和要求,并圍繞集團如何貫徹“22條意見”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很多中肯務實且具有創新性的工作思路;二是集團同所有項目管理負責人簽訂了安全協議,明確了項目負責人的安全管理責任;三是對所有在建項目進行了安全質量交底;四是出臺應對性管理規定,下發了“項目管理考核規定”,明確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細化了經營行為、勞務管理、施工質量、資料管理、防護、機械臨電管理等工作的要求和考核辦法,明確了項目安全質量的管理責任、考核范圍和工作要求。
二、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從嚴處理各類不規范行為
今年上半年,在學習吃透22條意見精神的基礎上,集團成立了由公司分管領導、工程管理部安全質量主管和相關業務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自查工作小組,出動116人次,對在建項目開展以人員、經營行為、資料、材料、安全生產措施費、文明施工、管理、質量和安全為主的地毯式綜合大檢查,對查找出的防護設施、臨時用電、機械設備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開具整改單33份,要求項目限時糾正和整改。同時,全力配合相關主管部門對集團本部和豫才中學等五個工地的抽檢,認真整改和回復。通過以上措施,項目五類人員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主合同備案全部完成,許可證和報建報監手續全部落實,分包合同備案手續有序推進,合格分包商和供應商名錄已建立,資料管理逐步完善和規范,安全措施費臺賬基本建立,安全防范措施基本落實。
三、深入推進專項治理,進一步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針對前階段查找出來的突出問題,集團將著重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一步健全工程項目安全質量的長效管理機制:一是建立起項目基本信息及人員、材料、供應商等信息的動態管理系統,便于及時掌握各項目信息動態;二是按照政策規定,統籌落實和調劑、分配好項目五類人員;三是及時更新完善合格供應商、分包商名錄;四是重視完善項目施工現場涉及安全、質量、管理的各類軟硬件設施;五是及時掌握項目受檢信息和動態,吸收兄弟單位檢查中的經驗和教訓,重視整改措施的落實和反饋;六是逐步推出系統的、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指導意見和制度。